化工:成都的危险拐点?

  按:在印刷前一小时,这篇稿子被秒杀。作者授权转帖,但希望匿名。

四川在線首頁對這個的相關報道。 http://sichuan.scol.com.cn/fffy/20080510/2008510195057.htm      欢迎读到这稿子的朋友,用“病毒营销式”手段传播:      1、有博客的,在博客转帖。      2、没博客的,去自己爱逛的论坛转帖。      3、或者在QQ群里发布此贴。      4、或者通过邮件群发。      5、实在没地方转了,存在自己电脑上,给你的朋友、亲人看。      做完这些,也许仍然无济于事,但当数十年后你孙子问起时,你可以大声武气地说:“孙子,那年我们在成都曾并肩战斗”!   

化工:成都的危险拐点?         “漂亮小姐,你还是稍微往前头扭(成都方言,意为走动)一下嘛”。5月4日下午,成都,望江楼地带府南河边人行道上,一名警察站在几个面容娇好的姑娘面前,彬彬有礼,略显尴尬,试图劝说她们离开。      在他们周围,一个由两三百市民和几十名警察组成的庞大队伍正沿着府南河边缓缓移动。人群中有人停下来,就会有警察上前礼貌的催促前行。      队伍没有标语,不喊口号,部分人戴着口罩,所有人都对集体散步的所指心照不宣。在成都市区30公里外的彭州,一个初期规划1000万吨/年炼油和80万吨/年乙烯化工基地正在建设。这项从开始酝酿至今已历20年,并于去年3月举行了工程奠基仪式的大型化工项目,如今刚刚被部分成都市民所得知。重化工项目将给人口稠密的天府之国带来怎样的环境影响,更多的人不得而知。      一辆警车闪烁着警灯尾随散步人群,车内的高音喇叭反复播放:“请迅速离开现场,意见请向有关部门反映”。人群中有人回应:“我们不知道有关部门在哪里,只能来散步”。警察们依旧态度和蔼,有警察小声的跟市民交流:“我们也不想被污染嘛,只是执行任务,大家配合一下”,他还“创造性”的劝说: “前头荫凉些,你们走到前面免得太阳晒”。人群立即对他的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散步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警察的陪同下,队伍从望江楼走到九眼桥路口,道路分成了几条,人群稍做停留后散去。      难以逆转的化工项目?   成都市区以西30公里,彭州市隆丰镇,新华,双河,红光三个村已不复存在,在超过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征地拆迁早已完成。铁丝网圈起了大部分已被平整的土地,连接市区与未来厂区的6车道石油大道即将竣工,在大道的两头,专门为工程建设配套设立的水泥厂与沥青厂早已开工,厂区中心位置,一座气势恢弘的行政大楼初具规模。      在成都市民散步表达他们对化工项目的疑虑之时,化工基地的建设已是如火如荼,似乎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当地村民介绍,前年开始搬迁村民,去年春节前后,在部分成都市民从只鳞半爪的途径了解到化工项目一年多之前,工程即已上马动工。      据有关方面公布的资料,彭州化工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省成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项目总投资合计 169.2605亿元人民币。项目包含年炼油1000万吨和年产乙烯80万吨。去年3月8日,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和四川省长蒋巨峰在北京签字达成合作协议。      这一庞大项目可以溯源至近20年前,早在1988年,四川即酝酿新疆原油入川,建设炼油厂。1993年,中石油及四川方面组成厂址现场调研组,对彭州,青白江、绵阳、南充、重庆、什邡及广汉共14处厂址进行考察,初步确定彭州和绵阳市做为比选的两个方案,彭州为直选,绵阳为比选。但这一 500万吨/年炼油厂项目上报国务院后却因种种原因被搁置。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在《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 9 5一2020年)》中,彭州被规划为石油化工基地。从2000年4月至2001年6月,化工部规划院和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专家组从彭州、青白江川化和泸天化3个备选厂址中再次选中彭州作为四川乙烯项目厂址。2005年12月13日四川80万吨/年乙烯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2006年3月,1000万吨炼油项目亦获批。      在长达20年的不断争取和等待中,不断有新的城市和省加入乙烯项目的争夺,在西部,新疆、甘肃、陕西、重庆等都先后成为成都的竞争对手。新疆和甘肃的乙烯项目在成都项目之前先后获得国家通过并开工建设;2005年,最大的竞争对手重庆退出对80万吨乙烯项目的争取,成都终于赢得了这场漫长的竞争。      胜利之后的行动非常迅速,从有关方面得知,在2006年1月15 日,乙烯项目获批后不到一个月,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营业部即向成都下辖的彭州市授信15亿元,用于彭州的80万吨乙烯项目的配套建设;就在同一天,投资1.2亿元的彭州迎宾大道南延线工程破土动工,这是彭州为迎接乙烯到来打造的又一条彭州至成都的快速通道。      四川有关方面对乙烯及炼油项目的渴望和珍惜常常溢于言表。四川大学环境学院博导教授艾南山很早就获知此项目,他数次在政协会议等场合试图发表自己对于彭州化工的不同看法,但均被人劝阻。“总有人来跟我打招呼:不要几句话就毁了我们这么多人这么多年的辛苦”,艾南山回忆。      难以参与的公众?   2008年1月,“四川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在彭州公众信息网网站公示区公示,为期 10天。很难说普通彭州市民是否有浏览彭州公共信息网网站公示区的习惯;而对于成都市民来说,在这10天内“捕捉”到这事关重大却几乎转瞬即逝的消息差不多是不可能的任务。      而3年前乙烯项目获批,之前进行过何种形式的公示,如今很难找到说得清楚的人。      根据2003年9月起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而2OO6年2月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采用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      但无论《环评法》还是《暂行办法》,都没有条文明确规定“便于公众参与”的具体方式。      从5月5日开始,散步后一天,成都本地媒体开始连续刊登解释化工项目环保机制的文章,多数市民才由此得知在他们引以为豪的天府之国,一座大型化工厂已经开始建设。      从4月底开始,一些有关彭州化工项目的短信开始传播,据信最先发出短信的是一位媒体工作者。在网上,成都本地文化名人也刚刚开始成规模的讨论及发表有关彭州化工的文章,但此类信息主要还是在文化圈内传播,对普通市民的影响尚属有限。      5月4日,散步现场的两百多人中多位成都本地文化艺术圈内人士,很多人互相握手问好,“我感觉就像又开幕了一个展览,来的还是这么些熟人”,一名艺术摄影师评价,“虽然文化精英起到了不可代替的带头作用,但我最希望更多的普通市民能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文化精英们”。      即便如此,有关彭州化工的短信在传播了数天后开始难以转发,有手机用户向通信部门询问,得到的回答是“短信内容影响他人生活”。而网上论坛和部分独立博客中有关彭州化工的文章也大量被删。      5月6日,由成都市公安局有关人员,石化项目管委会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成都市环保局副局长和成达化工工程公司原副总工程师陈文龙组成的小组约见了成都文化名人冉云飞,专程向冉介绍化工项目的环保措施。在此之前,冉云飞,宋石男,西门媚等本地文化名人在自己的博客上登出了质疑彭州环保的文章。      “我告诉他们,来向我介绍情况是对的”,冉云飞回忆说,“但你们更应该向所有市民介绍情况,而且早就应该介绍”。      对于彭州化工的环评,北京公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评价:“在环评过程中缺少一道程序。在西方国家,环评开始时要进行利益方范围界定,即确定该项目将会影响到的利益相关方。这点在我国尚未充分落实。就如此次彭州石化项目,成都居民也是利益相关方之一,也应该在成都居民中开展信息公开”。他同时认为,“公众认为知情权和参与权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应明确行政和司法救济途径”。      按照马军的观点,从长期来看,公众的参与有助于减低项目的环境风险。公众的参与会使项目在决策中就充分对环境影响予以考虑。并且,有公众参与的充分论证可以发现考虑不周的负面影响,可以在论证阶段就否定高污染、高风险的项目,使环评中确定的消除环境影响的措施更经得起现实的考验。而现在的环评常常是预设了结果,即该项目将会通过审批,导致环评过程走过场,环评论证存在漏洞。      事实上,如果严格按照环评相关法规规定,项目没有履行公众参与的法律要求,则环保部门可以不予受理。 这并不乏先例,“自2006年3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实施以来,环保总局严把受理关,先后对投资额达1600亿元43个项目的环评文件没有受理,确保公众参与环评工作落到实处。”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在向媒体通报环保信息公开情况时说。         西南化工基地成都?   对于成都来说,未来可能不仅仅与一座乙烯厂和一座炼油厂相伴。      按照彭州化工项目规划,项目最终将占地15.3平方公里,共分为三期建设。整个石化基地全部建成预测累计投资将达到762亿元,年销售收入将达到744亿元,利税153亿元。      计划中,未来还将建设的包括一座2200万吨的炼油厂、年产100万吨的芳烃装置以及另一个100万吨的乙烯项目,整个项目将于2020年建成。      四川在化工项目上远景的确“诱人”。石油化工在西南基本为零,而乙烯作为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广泛的运用于各个领域。这将对西部的轻工、纺织、电子、汽车、建材以及新材料等很多行业起到推动作用,有助于成都获得西部工业的战略龙头地位。根据成都方面的预计,如果算上乙烯产品拉动的产业,未来成都石化基地的年销售至少超过1000亿元,这相当于四川目前GDP的15%。      而中石油同样将成为赢家。沿海一带石化项目是中石化的天下,国家出于避免重复建设的考虑,中石油在沿海获得与中石化在石油化工领域竞争的可能性并不大。而西部则是中石油全力争夺的地盘,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目前中石油在中国的西部未来年产乙烯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令人惊讶的320万吨,相当于中国目前每年乙烯消费量的一半左右,而在炼油的规模上中石油在西部未来也有可能突破3000万吨,即使还赶不上中石化,但是把中国的西部石化产业已经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毫无疑问,彭州化工即将深刻的改变成都乃至四川的发展路径。四川大学环境学院博导教授艾南山介绍,按照成都一贯以来的规划思路,东南面地处丘陵土地稀薄,重点发展工业;而西面沃野千里,是传统的天府之国,一向“谨慎控制发展”。如今,彭州化工正好摆在了天府之国的千里沃野的中心位置。      “更难以预料的是下游相关产业”,艾南山回忆,为了“迎接”化工项目,四川曾经专门下达消化下游产业的任务给予包括德阳绵阳什坊等地区。什坊一位市领导曾经欣喜的向艾南山表示:任务很多,几乎消化不了,“一口吃成胖子了”!      “从乙烯及炼油的产量可以预料,以成都为中心,石化相关下游产业将遍布川西甚至整个四川地区”,艾南山说,“这对四川的经济发展拉动的确巨大,但是四川的旅游呢,四川的高科技呢,天府之国这一无形无价资产呢”?      原四川石油研究院计算机总工程师,石油地址高级工程师陈文辉则判断,如果彭州石化建成,这将成为四川发展的一个拐点,一个拐向石化重化工,却抛弃文化旅游这一标志性身份的拐点。      成都对于未来发展走向的明确性也令人不解。在以往的规划中,蔬菜和旅游一直是彭州的重点发展对象。在去年,成都本地媒体还大幅刊登过建设彭州万亩生态蔬菜基地的文章,今年春节,彭州又专门举办过隆重的蔬菜节。而彭州龙门山风景区的开发一直在进行之中。      就在5月6号成都当地某媒体上,同一版内还刊登着两条消息:上面是“成都旅游单一向多元转变”;下面是“39亿环保投资确保环境安全”。      “这说明我们缺的就是规划环评,战略环评”,艾南山评价说。而巧合的是,彭州石化项目的获批,正是在国家环保部关于规划环评的文件出台之前。      如果对成都做整体规划环评,艾南山教授肯定,川西平原应该是“控制开发”,化工项目不可能在川西立项。“即使成都一定要搞化工,那也应该在工业密集并且处于河流下游的东南”。      “无论从科学,经济成本,环保还是文化旅游哪方面来看,我对化工选址川西平原都无法理解”,艾南山教授感叹      危险的拐点?   炼油及乙烯化工将对川西平原的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在艾南山教授,成都著名环保人士谭作人等人看来,炼油过程中伴随着多种复杂的氧化物,有机物及其他物质而生成的炼油尾气,主要由恶臭物质,污油粒子形成的油气溶胶和致癌物组成,尾气中含苯的强癌物高达每平方米1400毫克。炼油尾气虽然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排入大气,但仍然难免污染。      一旦装置发生故障时,管道进行吹扫,以及加工高硫劣质原油时,会有部份尾气泄漏或燃烧不完全而进入大气。在这些尾气的成份中,CO为窒息性毒气体,H2S、SO2、NO2均为刺激性有毒气体。尾气中的恶臭物质主要是一个含硫发臭基团和一个含氧发臭基团组成。其中含有大量醛、酮、醇、酸等有毒有害物质。而油气溶胶主要是烃类物质。尾气中的致癌物质主要是指多环芳烃(PA-H)。在致癌物中,促癌物比侧最大占60%-80%,中等致癌物次之占 15%-25%;而强致癌物,如苯并(a)蓖等最低,约占2.2%-10.7%。如果大气状况不好,有毒尾气会久久笼罩在上空,恶臭味久久不能消除,叫人痛苦不堪。有毒尾气对人体的毒害是严重的。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工人,皮炎、结膜炎、咽炎等疾病工发病率特别高。当有毒尾气笼罩家属区上空时,居民不久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等轻度中毒症状。   石油炼制装置的加工能力通常为百万吨级,因此废气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毒性强、种类多、排放集中,危害性甚大。排放的污染物质在距生产装置2千米处还可检出。例如,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排出的再生烟气含粉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由于排放高度一般在100米左右,污染物扩散范围较大。      石油燃烧时会生成一种叫苯并芘的物质,很容易被大气中的飘尘吸附,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在肺泡和支气管壁上长期滞留,可诱发癌变。还有统计表明,城市大气中苯并芘的浓度每增加0.1微克/100立方米,则肺癌的死亡率将增加5%。在城市的工业区,苯并芘的污染水平较高,例如北京的重工业区,大气中苯并芘的浓度最高时可达11.45微克/100立方米,市区达4.70微克/100立方米。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是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多风向为静风,风向频率为39%,次多风向为北风,风向频率为14%。如此缓慢的风俗,再加上彭州以西的高山阻挡,有害气体的散出效果极其有限。      “从地理及气象环境来看,成都和兰州有相似的地方,空气流动都很缓慢,都被大山阻挡”,艾南山说,“看看兰州石化建成后对兰州大气质量的影响,可以想象成都的未来”。         此外,80万吨/年乙烯项目约有乙烯(含汽油加氢装备),丁二烯,芳烃抽提、苯酚丙酮、丁辛醇(含合成气)等十余种生产装置及其他近十种辅助生产装置,正常生产时污水排放量为每小时290多立方,最大污水排量达每小时400多立方,虽然设计上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下游沱江,但沱江为长江的上游,毕竟是污染后的排放。      污水处理过程中对空气还会造成二次污染:石化企业污水成份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大分子难降解物多,要采用生物处理延时曝气,曝气时间为41小时左右,为防止曝气池尾气直接排放至大气,对空气产生二次污染,设计上也添制了尾气收集除臭系统,但目的仅是减少部份对空气污染程度。      据公开资料,沱江全年70%-80%的水流量都集中在为期仅两个月的丰水季。而枯水期长达10个月,在冬天,沱江接近断流,可以卷起裤筒走到江心。根据去年春天的枯水期记录,三皇庙在2月下旬末只有10m3/s的流量,仅相当于排污暗管水量的7倍。到了中游资中段,记录流量为22.5,仅相当于排污流量的16倍。而以石油类污染物为例,100mg/L达到一类排放标准的石化废水,要稀释到污染严重的五类水质,也需要被稀释100倍。      有媒体报道称:“在枯水季节,石化废水相当于沱江的一条支流”;“沱江很可能因此从源头就被污染”。      从2004年开始,为治理化工污染,沱江本已全线进入减排期。在沱江下游的内江简阳等地,水质恢复较快,河里甚至又重新出现了游泳的人。在未来,当石化废水从源头滚滚而来,这样的情景是否还能出现?      “独立的,以人为本的环评”   从5月5日开始,成都本地媒体开始连续刊发介绍化工项目环保措施的文章。文章中项目方面和专家指出,石化项目投入总共39亿元用以环保措施。废气排放和污染影响不超过国家环保标准。市环保局局长王文斌举例说,按石化基地规划环评要求,该项目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控制在3300吨以内。该项目还将建设8万吨/年二氧化碳回收装置,生产各种等级的二氧化碳产品。而成都市的年排放指标为12万吨。      彭州公众信息网也介绍:“中石油用了大量资金购入国外专利,专利费占项目总投资的5%左右(专利技术引进当前最领先的)。在专利技术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资源节约和环保技术要求,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从源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O%左右。      但艾南山教授等专家和环保人士们仍有不同意见。5月6日下午,在成都大慈寺一家茶馆内,一些成都本土专家和环保人士坐在一起集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重大项目总是符合环保标准的”,艾南山说,“但符合标准不等于没有污染和危害,关键要看这些污染和危害对人的具体影响”。      原四川石油研究院计算机总工程师,石油地址高级工程师陈文辉则从根本上质疑目前的环评体系。他认为,目前的环评仍然是总体环评,而总体环评的前提假设是污染的平均值对人无危害。“但这些污染是否会平均分配到每一个成都人的头上呢”,陈文辉说,“污染是集中在某些群体头上,或者如何运动扩散,这些分析在目前的环评体系中都不存在”。      “另外,这么大的化工项目,对彭州人,对成都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影响,对成都的形象会带来什么改变,这些都应当属于环评范畴”,陈文辉说,“而现有的环评是不够科学的,完全不考虑这些内容”。      “对污染的分析必须具体到每一个污染分子的运动轨迹上”,陈文辉和艾南山在成都本地专家讨论中一致认为,“要为污染的扩散建立动力模型分析,而不是从总体上低于国家标准就算完成任务”。      成都本地环保人士谭作人重点分析了沱江流域的环境容量。彭州化工废水将排向沱江,而由于已有的化工生产,沱江早已成为一条“化工河”。化工废水必须用河流本身的大量清水进行冲刷稀释,但沱江水量早就不足以支撑已有的化工生产。近年成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沱江的措施,并曾经酝酿从柏条河引水至沱江。“这都表明沱江的环境容量已经远远不够了”,谭作人说,“况且沱江本来就在治理,现在边治理边污染,岂不矛盾”?      彭州化工环评过程缺乏公众参与也成为专家们主要批评之处。成都市民作为可能受到影响的“利益相关群体”,理应参与到环评过程中。北京公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评价:“对于中石油的项目是否可以找中石油的环评机构进行环评,在法律上没有严格的限定。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环评过程应该向公众打开。在其它一些国家,也是由公司自己去找环评单位,但由于过程是充分开放的,环评机构不能做出漏洞百出的报告,那样不但不能通过公众评议,而且会使环评单位和环境咨询师本人信誉扫地。环评报告不在于由谁来做,而在于是否向各利益相关方透明、打开”。      在讨论会的结尾,艾南山教授表示,他们将邀请组织化工,地质,环保,医疗,经济等各方面专家,组成一个独立的环评小组,对彭州化工进行自己的环境评测。“我们的环评,重点在独立,客观,科学,最关键的,是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