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回到老家,又要开始过年的样板戏了

说样板戏一点都不为过,其实要不是老妈还在南充,我是很不想回去的——回来这里,除了自嘲的感觉到“没文化真可怕”之外没有其它。

今天已经29了,整天的时间几乎都花费在列车上了——托同事的福,一路4个小时的旅途没有站着。当然,对于列车运作速度还是有点怨念:明明已经有100分钟就能到家的动车,但是运力不足,车票相当难买到。

天干物燥,小心数据~

最近不知道哪股风不对了,星期六刚刚给一女生修复了电脑——症状是Ghost失败操作系统丢失;星期天又给一上司修复电脑——症状是Ghost失误分区表丢失;星期一再次给一同事修复电脑——症状是Ghost失误分区表丢失无法重建,害得我幸苦的用小电把他的250硬盘扫描了三天两夜……然后又是一男生电话,手机操作失误手机数据丢失……我的天,你们排好了队来找我恢复数据的丫?!

Android居然发布玩偶了!!!

我一直以为……一个操作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系统的样子就好了……但是现在……居然看到Android的玩偶……我被打败了……Android玩偶……难道买了Android手机还不算拥有它的全部么……泪奔……咱没米啊……

博客维护日志

从昨天(2010-2-2)开始一直都在纠结于为什么没法通过Word 2007 写博客了,今天用Windows Live Writer尝试的时候,它很直接的指出“你个笨蛋,XML-RPC服务不开,我怎么上传和修改日志啊!”并附加上了修正地址:

新窝初步建设完毕!

啦啦啦~终于找到地点重新开放了博客!距离开通域名都过去1个月了!当然距离博客不停毁灭重生过去了4个月了!

嗯嗯,在此感谢提供免费空间的 老薛(传送门)!没有他也就没有这个远在大西洋对岸却如此好用的空间存在!

MSDN 内部错误2349 的解决办法

在无数次安装MSDN 2005都因为"内部错误2349"失败后,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安装方式:

  1. NetCopy.exe或者手动复制MSDN目录到一个FAT32分区;
  2. Setup.exe安装,就行了!

出现这种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盗版光盘或者ISO镜像在制作的时候文件命名方式和原版光盘有差异造成的,2349其实是"文件复制异常"。

不小心凌晨暴走了……

昨晚和朋友去活水公园自助烧烤~充分体会了"肉林"的感觉~嘛结果是在朋友家一晚上都没睡着……

考虑到今天还要加班(痛苦的差事……),又看看手机,才3点……折腾一下PSP……不行……还是睡不着……浑身燥热啊~(空调已经无效化了……)

古今度量衡換算簡述【轉貼】

长 度、容量和重量,统称度量衡,搞不清楚度量衡,也就搞不清楚每个时代的经济状况,更没办法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经济数据进行对比。下面分四个部分来简述 历代度量衡与今天度量衡的换算关系,其中尺度、容量和重量部分,出自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论证;面积部分,是我自己的推算。

一、尺度

商尺, 23.0厘米;周尺,23.1厘米;秦尺,23.1厘米;西汉尺,23.1厘米;东汉尺,23.8厘米;三国魏尺,24.3厘米;西晋尺,23.1厘米; 东晋尺,24.5厘米;南朝宋尺,24.7厘米;南朝梁尺,24.9厘米;北魏尺,28.0厘米;隋尺,29.6厘米;唐尺,30.2厘米;五代 尺,23.7厘米;宋代木尺,32.9厘米;宋代铜尺,31.6厘米;元尺,30.7厘米;明代量地尺,32.6厘米;清代营造尺,32.0厘米;清代裁 衣尺,35.2厘米。

众所周知,现在每尺约合33.3厘米,上面列举的尺度,除清代裁衣尺外,都比今天的尺度短。人常说"七尺男儿",如果按秦汉尺,也就一米六多一点儿。需要 说明的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只有一种尺度,比如北魏尺,最早每尺合27.8厘米,后来加长到29.6厘米。即使在同一时间,尺度也不完全统一,以南宋为 例,浙江尺27.4厘米,淮南尺37.0厘米,相差甚远。

十尺为一丈,由历代尺的长度,可以得到历代丈的长度。所以,"丈"不赘述。

二、容量

西汉每升,342.5毫升;东汉每升,198.1毫升;魏晋每升,202.3毫升;南齐每升,297.2毫升;梁陈每升,198.1毫升;北魏每 升,396.3毫升;北齐每升,396.3毫升;北周每升,157.2毫升;隋朝每升,594.4毫升;唐朝每升,594.4毫升;五代每升,594.4 毫升;两宋每升,664.1毫升;元代每升,948.8毫升;明代每升,1073.7毫升;清代每升,1035.5毫升。

与尺度一样,容量制度在各个朝代也不是完全一致,如北周,天和以前每升合157.2毫升,天和以后就变成210.5毫升。升之所以会变大,往往是政府给改 的;政府之所以把升改大,往往是因为想多收一些农业税。譬如开国皇帝立下规矩,每亩只收四升,后来发现每亩四升根本不够用,想加注,又不好意思食言,就把 升改大。您从五代往后瞧,升的实际容量一直是嗖嗖地往上窜,这说明皇帝们一代比一代精明。

众所周知,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往下分,一升为十合(gě),一合为十勺,一勺为十撮。此外还有个"斛"。通行的说法是,南宋后期贾似道改制,初创小 斛,所以在贾似道之前,一斛为十斗;在贾似道之后,一斛变为五斗。而老李发现,南宋高宗建炎二年以前,一斛为十斗;至建炎二年以后,五斗小斛就开始流行, 直至元朝建国,五斗斛才成为定制,整个过程与贾似道并无关系。除了"斛"有变化之外,石、合、勺、撮等容量单位与升的关系一直固定,知道了历代的升,就能 算出历代的石、合、勺和撮。

三、重量

西汉每斤,258.24克;东汉每斤,222.73克;魏晋每斤,222.73克;南齐每斤,334.10克;梁、陈每斤,222.73克;北魏每 斤,222.73克;东魏每斤,445.46克;北齐每斤,445.46克;北周每斤,250.66克;隋朝每斤,668.19克;唐朝每 斤,596.82克;五代每斤,596.82克;宋代每斤,596.82克;元代每斤,596.82克;明代每斤,596.82克;清代每 斤,596.82克。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从两汉到隋唐,"斤"的实际重量呈增大趋势——这种增大也是为了多收农业税。可是在五代以后,"斤"的实际重量基本上没有变化,所以老李很困惑:难不成五代以后的皇帝心太软,不好意思再靠这种小花招多收农业税了?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四、面积

按正史记载,春秋以前,每亩100弓步;从秦朝立国到隋朝灭亡,每亩240弓步;从唐朝建国到清朝灭亡,每亩也是240弓步。

"弓步"就是平方步。隋朝以前,一弓步合6平方尺;由唐朝至清末,一弓步合5平方尺。所以唐朝以后的亩,跟唐朝以前的亩并不一样。

为了表达得更准确,咱们改用"平方尺"这个单位重新叙述:春秋以前,每亩合3600平方尺;由秦朝至隋朝,每亩合8640平方尺;由唐朝至民国,每亩合6000平方尺。

前面说过,商代每尺为0.23米,因此1个平方尺等于0.059平方米,又因为商代每亩为3600个平方尺,所以商代每亩为190.44平米。用同样的方法,老李推算出历代"亩"的面积如下:

商亩,190.44平米;周亩,192.10平米;秦亩,461.03平米;西汉亩,461.03平米;东汉亩,489.40平米;三国亩,510.18 平米;西晋亩,461.04平米;东晋亩,518.62平米;南朝宋亩,527.12平米;南朝梁亩,535.69平米;北魏亩,677.38平米;隋 亩,757.00平米;唐亩,547.22平米;五代亩,337.01平米;宋亩,649.45平米;元亩,641.57平米;明亩,637.66平米; 清亩,614.40平米。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除北魏和隋朝的"亩"略大于今天的"亩"之外,其他各代的"亩"都较小,尤其商周时期,每四亩还不合今天一亩。

我这种推算是否接近历史真实,完全取决于对历代"尺"的认识,譬如清代,每亩6000个平方尺,这里的"尺"是用营造尺,还是用裁衣尺,计算结果大不一样。如果用裁衣尺,清代每亩应合743.54平米,远远大于今天的亩。但我相信清代的亩不会有这么大。

还记得我曾祖父在世时,喜欢教小孩子量地口诀,有"左弓步,右弓步,六十丈,是一亩"的说法,他说的"六十丈",必是指60个平方丈,约合666.67平 米。算法很简单,因为1丈等于3.3333米,所以1平方丈等于11.11平米,所以60平方丈等于666.67平米。这个数,和现在的亩完全一致。曾祖 父还说过"量地弓"什么的,当时太小,没能记住,怀疑那是用了几千年的玩意儿,但至今想象不出该是什么样子。

一篇用来纪念的文

 

上饭否,纯属偶遇。

 

某日,偶的Yo2博客系统被和谐的"维护服务器"了,主页上只留下了一个饭否的链接。为了跟进服务器动态,就注册了一个饭团。

昨晚做了个很奇怪的梦~

好吧,一开始似乎偶在CS……然后突然进入一个品字构造的房间,里面架子上密密麻麻堆满了——鞋子……(囧~这是什么房间啊……

然后偶意识到这里是某个少民的房间(完全无意识的意识……